积累与交流,是一次学术活动时,沈关宝老师提出的做学问的方法论。这四个字再加上“人生是一种修行”,可以作为我们读书会的三大主旨。
记得几多年前就有人说社会已进入读图时代,随后是QQ时代、微博时代,现在已经进入“微信”时代了。无论是“传统的回归”、“现代性”还是“后现代”都无以概括当下中国社会文化的特质。但有一词属于形式的范畴——“快餐文化”,勉强可以概括这个时代的文化特性和精神气质。
快餐文化,是一种以追求速成、不注重深厚积累和内在价值为特质的文化思潮和文化现象。所谓“快餐”只突显“快”,但是缺乏营养,且多吃无益,正如肯德基、麦当劳等。在整个“快餐文化”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它部分地满足了人们追求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它的负面影响,文化所本当具有的修身养性的功能衰退,人与浮躁的社会相比肩、相生成。
文化如此,社会如此,本来就立足于人文社会的学术界,作为人文社会一面镜子的学术界,自然也便难以逃离“快餐文化”的厄运。
在人类历史上,大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引领社会的发展方向。大学作为未来社会人才发育成长的始发地,作为创造知识、传播知识的圣地,自当克服“快餐文化”的弊端。当代中国大学自当担其重任。
三亚学院艺术学院的“艺术经典读书会”应运而生。
读书会的宗旨有三。
其一,为读书者提供一个平台。
中国人的读书量一向为世界所诟病。“快餐”的、“微信”的文化时代,许多人已经不知书为何物。艺术经典读书会,就是为爱读书的学生提供读书的书单、提供读书的正影响力。“积累”知识,夯实学术的根基,是读书会的宗旨之一。
其二,为读书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天涯海角”一向是三亚的别称,三亚也曾于唐宋两代成为失意官宦的流放之地。“遥远”“人迹罕至”“文化稀薄”等一向是三亚给人留下的地理和文化特质。
虽然三亚日渐成为国人乃至国际瞩目的旅游热点城市,但就学术而言,三亚学术界与大陆和海外的交流还很欠缺。如果不能与海内外的硕学大儒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碰撞,“自家人”之间加强学术间的交流,也算是一不得已的办法吧。学问的交流与切磋,此为读书会的第二大宗旨。
其三,有利于学生的修习身性。
成就亚龙湾森林公园风景区的“旅游影视”《非诚勿扰2》中言“人生就是一种修行”,现代著名的作家张爱玲言“短的是生命,长的是磨难”。这两句名言极有“禅意”,佛教谓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等。当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时,其实就是在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儒家对佛家“苦难”的克服。
无论西太平洋的台风、无论三亚五月的红太阳,无论我们迁徙万变的读书地址,无论如何艰涩难懂的前人经典内容,无论我们为何样的俗世所烦所挠,我们坚持着。我们的艺术经典读书会,从形式上难道不也是在对参与者“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困乏其身”吗?
这,本身就是一种修行。
对于“艺术”的苦行者,修行的目的地自然是“真善美”。修行,此为读书会的第三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