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艺12级中国传统民居模型课程成果汇报展

发布时间:2015-07-05浏览次数:0

前言

    建筑设计初步是一门专业入门课程,既要涵盖建筑的基本知识,又要提供认知学习建筑的方法。如何能够做到深入浅出又引人入胜?

    在学校的大力建设下,突出地域特色将之更名为《热带建筑设计初步》,并成为校级重点课程,总学时共64课时。(大一下学期16课时,大二上学期16课时,大二下学期32课时。)

    表一  建筑设计初步整体教学目标

    一、研究意义

    此次展出的作品是环境设计12级大学二年级上期的第二个大作业,用时四周,共8学时。之所以要用传统民居研究为切入点,是因为住宅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建筑类型,也是最基本、最大量的类型。传统民居的形成与社会、文化、习俗等有关,又受到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影响。中国土地辽阔,人口众多,由于各地气候悬殊,地理条件不同,材料资源又有很大差别,加上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审美要求,造成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结构方式、立面外观和内外空间处理也不相同,使得中国民居建筑具有鲜明、丰富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性。而这些宝贵的设计遗产为我们在当今设计实践中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的“思想源”。

    二、设计过程

    传统民居研究将设计理论内容以具体民居类型为核心展开,从“研究”的角度出发,要求大家对于功能与空间、结构与材料、场地与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这种诱导式教学法有别于传统的演绎式教学法——教师的身份是作为说服者,学生以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中国传统民居研究的学习过程,是通过同学们主动、共同的参与来实现的。其训练的重点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因此,在做这个课程作业时,同学们是否能主动、自觉地学习和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此次设计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由各组自拟任务书,其中包括确定研究主题,安排设计进度及成果表达形式。这个题目的设置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大家明白收集、分析、整理资料的重要性,设计专业有很大程度上需要自己自觉地收集资料,只有看得多了,你才能设计出东西来;第二点就是学会分析,这种分析不是盲目的抄袭,而是通过深入学习分析民居设计精华点,并把它提炼总结出来;第三点就是设计中要求大家自行组队,强调团队合作,其实是为了让大家能互相学习。为了一个共同的课题目标,小组的每个成员都需要积极工作,努力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否则就将影响总体任务的完成。小组成员还需定期进行交流、讨论。通过这些过程来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从而协作完成各阶段任务。相信很多同学非常深刻的体会到了。

    三、不足之处

    大家经过几周的努力,最后拿出了很有分量的模型和图纸,体现出了你们的创造力和踏实吃苦的精神,作为主讲教师很欣喜的看到了你们的成长。但是,从中也发现了很多不足。

    首先,研究民居不能陷入模型的具体制作,而跳不出来。让大家了解民居的类型,需要同学从具体的实例研究出发,关注功能、结构、材料,和与场地的关系,并能够跳出来,对某一类型的民居进行典型的抽象。比如研究北京四合院的同学,虽然只做一个四合院的模型,但是在图纸研究中可以将北京四合院进行系列性平面布置,如一正一厢、三合院、四合院、两进院、多进四合院。

    其次,不关注尺度。很多同学做模型,图纸的尺寸都没有研究好,就开始做模型。结果比例、尺度都不对。民居模型的比例是自己定的,在做模型的时候大家要明确研究的重点,不能为做而做。比如有同学研究上海石库门里弄住宅。但是制作比例1:100。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细节因为制作水平有限,做不到位。整体由于比较大,只做单体,也没有关注群体。连基本的里弄单元都没有清晰地标示。

    还有就是图纸的质量。大家画图的时间短,很多细节都不到位。对丁字尺、三角板、绘图笔的运用也是掌握不得要领。图纸的细节也希望大家不要忽略,像图名、比例,平面图楼梯部分的上、下,剖面的标高等等,正是这些微小的细节才能体现出作为一个设计师的修养。

    本学期的课程即将结束,相信很多同学也是如释重负。此次公开展览,是希望大家能够看到我们努力的成果,增加大家学习专业的积极性。同时,也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交流,不断的鞭策自己,继续努力。因为设计一旦开始,将永远也不会结束。。。。。。


陈     琳

2014.1.4




    课程汇报展部分学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