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设计学院:携手共创,迈向国际一流

 

国际设计学院是三亚学院与上海交通大学战略共建的、海南自贸港重点建设的国际化设计人才培养高地。学院构建本硕贯通人才培养体系,拥有风景园林(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产品设计、环境设计等5个校级重点学科专业,2025年将正式开启设计专业硕士招生,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链。


前沿教学,培育时代英才

 

学院精准把握时代趋势,践行“跨界・跨区・并行” 三位一体战略,紧密围绕学校五大重点学科建设方向,积极开拓艺术教育的全新征程,专注于培养AI时代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75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9人、博士及“双高”人才占比达21%。

在专业建设上成果斐然,2024年成功立项建设第二批海南省产教融合特色专业群——工业设计产教融合特色专业群,涵盖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环境设计等专业。2023年《建筑设计初步》获批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22年《以地域文化为驱动力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荣获海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风景园林专业入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双万计划”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实践赋能,打造创新平台

 

学院高度重视专业技能培养与实践教学,拥有4281.44平方米的实验室空间,包括工业设计产品探索实验室、设计教学示范中心、数字建模实验室、空间教学实验中心、风景园林综合实验室、喷绘实验室等多个专业场所,为教学实践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各专业组建了众多工作室,为学生营造了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的良好环境。

学院广纳行业资源,聘请30余名行业知名导师,并与相关行业联合建立40 余个实践教学基地,将教学前沿延伸至企业研发一线,形成 “行业需求-学校课堂-企业实践” 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闭环,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


科研领航,拓展国际视野

 

近年来,学院科研与教学研究成果丰硕。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专著50余部、教材20余部,拥有实用新型专利7项及多项外观专利。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1项),省部级以上自科、社科项目14项,科技成果转让和技术开发等横向项目7项,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项。

2024年学院师生探访吉利欧洲创新中心的总部及领克设计中心并携手吉利欧洲创新中心共同启动了“东西方文化遗产融合”艺术竞赛,与一级学会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联合举办 “传统建筑文化与艺术” 学术会议,并设立永久会议举办地。

同时,与英国、瑞典、意大利等多所院校开展设计大师课、中外设计师讲坛等交流活动,为师生带来全球前沿设计视野与学科发展动态,助力学生立足海南、放眼世界。


产教融合,创新发展模式

 

学院深度对接海南国际设计岛建设,依托全省高校中唯一一所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筹建)吉利人才・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协同研究院,以产业模式为切入点,打造涵盖创意构思、设计表达、材料选择、产品成型的产业模式实验室。

跨界校园——与吉利创新设计院合作共建汽车创新设计产业学院,秉持实战育人理念,借助吉利汽车集团 “星耀” 项目,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与人才培养,助力学生成长。与上海交通大学创新研究院联合成立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研究总院海南分院,以智能化和绿色化融合创新理念推动海南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院师生积极参与各类实践项目,如第七届海南省少数民族运动会主视觉系统设计、第六届亚洲沙滩运动会金银铜奖牌设计等重大项目中标,通过 “艺术进医院,艺术进乡村,艺术进园区” 等活动,实现在校即行业的成长跨越,彰显产教融合成效。

跨区校园——依托吉利控股广泛的跨区布局,与哥德堡吉利总部及领克设计深度合作,实施跨区发展三部曲,搭建全球创新链,为学生提供广阔成长空间。

并行校园——面对 AI 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学院构建传统筑基、数字赋能、智能创变的三级课程体系,通过芯位平台打造线上线下同步教学模式,建设智慧教育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