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艺术学院暨国际设计学院隆重邀请曹伟教授莅临我院,在书德楼312向学院全体教师做了题为《设计类专业如何申报科研项目——基于建筑-城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标课题(2005年-2024年)的大数据分析》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陈琳教授主持。
曹伟教授本硕毕业于清华大学,又在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取得工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厦门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授,现为广州大学教授。曹伟教授是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特色村镇保护振兴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保温隔热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出版学术专著十二部,发表论文百余篇,曾在几十所大学或研究机构做学术报告或学术交流。
讲座伊始,陈琳院长强调了科学研究对学科与学院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代表学院对曹伟教授莅临我院传经送宝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陈琳院长表示,曹伟教授在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面卓有建树,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出版学术专著十二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希望此次讲座对全体教师们各类基金课题申报写好带来巨大的启迪帮助。
在讲座中,曹伟教授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3个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以及建筑物理为研究对象,选取上述学科实力较强的典型院校为受资助单位,研究时限为2005~2024年,通过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官网发布的年度项目资助报告进行检索,对获资助的数量、强度(金额)、资助率、受资助单位等项指标进行多方位的比较,试图揭示出与项目获批的相关一些规律性和关键性因素,从而为课题申报与学科规划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整场讲座历时2小时,内容丰富详实,对教师们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根据统计资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展规划中对重点领域进行了部署规划,其中对工程与材料工程部中的城乡建筑节能设计原理与技术体系进行了重点资助,其主要方向:建筑热、湿环境热力学分析新方法;高品质建筑声、光、热环境设计理论和方法 ;我国典型气候带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营造机理;乡村建筑节能和人居环境改善技术基础理论和评价体系 ;工业建筑污染物控制通风理论及应用方法等。我们可以从基金的重点资助领域了解到,资助将更加倾斜于城乡建筑的节能方面上,这个与国家大力提倡的建设低碳城市相协调,还需考虑到各高校所在的城市经济发达程度,各院校科研人才是否充足,国家的政策重点产业导向等因素。
通过研究,曹伟教授得出基本结论 :1) 获批项目的数量与金额与院校业界声誉、实力成正相关分布 ;2) 强有力的研究平台和研究梯队是获得资助的重要支撑 ;3) 多数获批项目选题紧扣申报指南,且与学科实践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 ;4) 高校建筑规划类学科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基本反映了其研究水准 ;5) 获批项目一般比较注重交叉领域的选题,注重吸收现代科学的新方法、新技术 ;6) 近年来获批项目的研究成果已部分被应用到相关学科的教学实践中,这将有力地促进并完善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与景观园林学三位一体新学科群的健康发展,势必对我国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等相关学科教学科研一体化发展,与国际建筑、规划教育发到国家接轨,尽快融入国际建筑规划潮流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曹伟教授从研究方向、文献综述、研究问题、研究计划、研究团队和申请书撰写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他认为,一个好的基金文本不仅要揭示研究对象的现状和问题,还要提出具有实际操作性的解决方案。曹伟教授的分享为在场的老师提供了宝贵的基金项目申请方面的思考,并激发了大家对基金项目申请全过程更深层次的思考,为我院教师学术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
此次讲座效果显著,不仅加深了艺术学院教师们对基金申报全过程的深入理解,也为他们提供了申报撰写的宝贵经验和指导。大家纷纷表示,将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未来的学术研究中,努力为艺术学院的学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