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喜洲,探访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法扎染

发布时间:2022-08-08浏览次数:0

白族扎染技艺是云南省大理喜洲地区传统手工印染工艺,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了让在同学们可以更好的了解扎染手工艺的表现形式及其传统手工艺的设计创新,艺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宁静老师,于暑期前往大理喜洲实地调研,走访非遗传承人,参观学习,拍摄记录,更进一步的感受扎染文化带来的艺术性以及传统文化游学行程、定制体验活动的设计。

本次调研地点之一的“璞真染坊”,由生长在白族扎染世家的段银开和丈夫段树坤开办。2015年,升级为集生产、展示、参观、体验为一体的扎染博物馆。

博物馆内展示了传统扎染技艺的材质、工具以及各种50多种纹样。在延续和保留传统的同时,还借助科技手段对一些指标进行量化,同时分析当地文化、时尚潮流及市场需求,创新扎染图案并改良扎染草木染色工艺。开发了大理本土植物染色的50多种色卡,整理、编写白族扎染相关书籍,并开发了许多符合现代审美的创意生活用品。

回首这次的暑期调研,不仅感受到了扎染文化的魅力,更领略到手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价值与意义,为我们之后的教学和校企合作都提供了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