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6月4日下午,我院杨洋副教授在书新楼1西104 教室举办了一场“耳畔流光——戴在耳上的文化”的专题讲座,吸引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同学参加。
耳饰作为首饰的一类,它位于人的头面两侧,是观者眼睛最方便观看的部位,自然使得佩戴者会特别赋予耳饰设计以巧思和华贵的材质,使其极具审美价值,并直观地展示出佩戴者的身份和情趣。耳饰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从来都不仅仅是用来简单地装点耳畔的物件。从远古时期原始部落的质朴装饰,到封建王朝时期作为彰显身份地位的象征,它承载着各个时代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
讲座中杨老师详细的介绍了耳饰的概念和门类,梳理了耳饰从远古到近代的形制演变以及工艺发展的脉络,通过大量的图片、实例等,让同学们清晰地看到耳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和发展轨迹。引导同学们深入挖掘隐藏在这些形态变化和工艺进步背后的社会文化逻辑。因为每一种形制的改变、每一项工艺的革新,往往都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进步,更是当时社会文化、审美观念、礼仪制度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思考如何将耳饰文化符号转化为当代服饰语言,现场气氛热烈。杨老师还推荐李芽老师《中国历代耳饰》这本专著,鼓励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去进一步深入的学习和探索。
此次讲座使同学们深入了解中国历代耳饰的丰富文化内涵,启发大家从中汲取灵感,积极思考如何将传统耳饰元素巧妙地融入到现代设计之中,让这些古老的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服饰文化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有益借鉴,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与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