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国际教育合作,推进艺术设计专业高质量发展,近日三亚学院艺术学院与意大利库内奥美术学院召开产品设计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题研讨会。意大利库内奥美术学院副校长兼米兰分院院长Martini、校长秘书王硕肖阳,AAP项目办公室主任兼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联盟理事宁岩峰等校方代表团队,与三亚学院校长助理陈博、艺术学院院长陈琳、教学副院长孙晋博、产品与时尚设计系主任杨洋、产品设计专业主任王昭及骨干教师代表,围绕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资源整合、跨文化教育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达成多项创新性共识。
锚定课程核心,构建多维培养体系
量身定制四年课程规划
双方以 “夯实基础、梯度进阶” 为原则,系统规划四年制专业课程体系:
首年筑基:开设产品设计与草图、宝石学、珠宝设计等课程,帮助学生建立专业认知框架;
分层深化:后续学年逐步增设珠宝设计高阶课程、交通工具设计、产品灯光设计等细分领域内容,并融入艺术史、文化理论课程,强化学生审美素养与设计思维;
实践衔接:针对大四实习与毕业设计周期长的特点,双方明确将部分课程前置至大三,确保学生既能完成理论学习,又能全身心投入企业实践,实现 “学用无缝对接”。
聚焦海南特色,打造差异化课程
结合海南国际设计岛定位,双方重点探讨时尚设计(珠宝、配饰)与汽车设计两大方向课程优化。意方提出引入意大利设计教育中 “个性化课程调整” 模式,教师可根据学生基础灵活设计教学内容;中方则强调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将汽车创新设计产业学院经验融入课程,增强学生产业实践能力。
创新教学模式,破解中外合作痛点
突破传统,探索 “沉浸式” 教学法
针对传统集中授课模式的局限性,双方创新性提出 “学期驻校 + 项目制” 教学方案 :外方教师每学期驻校 3 - 4 个月,以真实企业项目为载体,通过工作坊形式开展教学。同时,借鉴意大利 “工厂课堂”“客户现场教学” 经验,让学生在实践场景中掌握设计技能,实现 “做中学,学中创”。
强化语言支持,消除沟通壁垒
针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薄弱的问题,双方提出 “三维度” 解决方案 :
师资保障:为每个班级配备英、中、意三语助教,实时辅助课堂教学;
专项提升:开设语言强化班、交互式传译课程,重点突破口语与听力短板;
场景实践:通过国际交流项目、跨国合作课题,创造沉浸式语言环境。
整合全球资源,共建国际化育人平台
校企联动,共享顶尖产业资源
意方分享与宝格丽、MC 等国际品牌的深度合作模式,提出将企业项目直接嵌入课程,为学生提供高端实践机会;中方则依托与吉利设计共建的汽车创新设计产业学院创新班,计划联合开发汽车设计产学研课程,形成 “学校——企业——国际” 三位一体的资源矩阵。
跨文化融合,拓宽国际视野
双方达成共识,未来将通过跨国学生联合培养、国际设计赛事、文化交流沙龙等形式,促进中意设计理念碰撞融合。同时,以“芯位教育”平台为纽带,打破地域限制,打造多元文化学习社区,培养学生跨文化协作能力。
深化合作落地,共绘教育新蓝图
本次研讨会成果丰硕,双方明确将依托项目联合管理委员会,成立专项工作组,完成课程方案细化、校历协同、师资调配等工作。
双方就合作细节进行深入研讨,覆盖课程安排、教学资源利用、学生实习与毕业设计等核心领域,旨在高效整合资源,帮助学生兼具扎实的实践技能与国际化理论视野;同时通过语言支持、选修课程设计及跨文化交流策略,全面提升学生技术与设计能力,实现合作共赢。该项目的推进不仅为两校学生提供国际化学习平台,更将为国内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可复制的 “三亚——库内奥” 模式,助力培养兼具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的高素质设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