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影像叙事"专题成果展:数字媒体艺术学子用动态影像解码海南文化基因

发布时间:2025-06-26浏览次数:6918

《数字影像合成》课程创新性地开展了数字影像叙事专题实践训练,该项目以海南本土文化为创作蓝本,指导学生运用数字化工具完成视频、音频、文本等多媒体素材的整合,最终通过After Effects软件合成完整的数字影像作品,生动展现海南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

创作流程采用系统化的六个环节:

选题环节:学生在天涯冯建章博士指导下,从校刊《天涯华文》精选三亚得名记最后的盐田等优质文章作为创作素材;

文案重构:将适合文字阅读的原文转化为符合视频传播规律的叙事文本;

语音合成:运用智能语音技术将文案转化为配音素材;

视觉设计:根据语音内容创作匹配的动态影像;

音画合成:在After Effects中实现视听元素的精准同步;

后期完善:添加音效、配乐及动态字幕,制作专业级的片头片尾。

以下文部分作品:

▲ 董俊杰“三亚得名记”

▲ 李兮平“三亚得名记”

▲ 赵天伊“海南黎锦”

▲ 李奕洁“海南咖啡”

▲ 鲁佳苗“三亚得名记”

▲ 倪世垚 “三亚得名记”

▲ 尚艺爽 “海南咖啡”

▲ 宋晓悦 “三亚得名记”

▲ 唐煊 “海南黎酒文化”

▲ 叶羽茜 “‘棉神’黄道婆

▲ 钱美儒“海南老盐柠檬”

▲ 张和悦 “老盐柠檬茶”

▲ 由鑫雨 “莺歌海盐场”

这项训练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文化转译的创新能力。课程负责人强调。该实践项目成功探索出技术赋能文化的新型教学模式,为地域文化的现代表达提供了富有创意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