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三亚学院艺术学院动画专业教师赵安强、何正强赴杭州之江凤凰国际创意园区,走访咕咚动漫工作室,与创始人刘敏女士及总导演团队就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议题展开深入洽谈。此次交流旨在推动动画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为动画专业学生争取更多实践机会与行业资源。
咕咚动漫工作室成立于2002年,前身为L-KEY工作室,是国内较早专注于原创动画的团队之一。2013年底,工作室正式更名为咕咚动漫,并逐步扩大团队规模与业务范围。多年来,咕咚动漫始终坚持原创,致力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作品,逐渐在行业内积累了良好的口碑。
代表作品:
《茗记》系列、《妙先生》系列、《昨日青空》、《伞少女》等
大家在很多动画电影片头片尾都可以看到咕咚动漫工作室的身影。
一、走访背景:产教融合趋势下的校企双向需求
近年来,国产动画行业蓬勃发展,但高校动画专业普遍面临“教学与产业脱节”的困境。三亚学院动画专业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已与多家头部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并积极探索“学校-企业-行业”协同育人模式。咕咚动漫工作室作为中国原创动画领域的标杆企业,拥有19年创作经验,代表作《昨日青空》《妙先生》《伞少女》等作品屡获国内外奖项,其“立足少年向,深耕中国风”的创作理念与三亚学院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高度契合。
二、洽谈内容:聚焦人才培养与项目合作
企业需求与人才供给对接
刘敏女士介绍了咕咚动漫当前的项目布局与人才需求。她指出,企业正推进多部动画电影IP开发,急需具备扎实动画技术、熟悉传统文化、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赵安强、何正强两位教师则分享了三亚学院动画专业的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成果,强调学院以“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创意思维与技术能力的双重培养。双方就“企业用人标准与学校课程体系的衔接”达成共识,计划共同开发实训课程,将企业真实项目融入教学案例。
产教融合模式创新
洽谈中,双方探讨了“学习型工厂”教学环境的构建。咕咚动漫提出,可为学生提供参与动画制作全流程的机会,包括前期策划、分镜设计、中期制作、后期合成等环节。三亚学院则建议通过“双导师制”(企业导师+学校导师)提升学生实操能力,并计划在工作室设立“实践教学基地”,定期输送学生参与项目实践。
IP开发与文化传承结合
刘敏女士强调,咕咚动漫致力于通过动画作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伞少女》融入杭州非遗元素,《妙先生》探讨生态平衡与人性哲理。赵安强、何正强对此表示高度认同,并提出可联合开发“传统文化+动画”主题课程,鼓励学生从地方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推动动画作品的本土化表达。
三、合作成果:为动画专业争取到多项资源
实践教学基地共建
咕咚动漫同意在工作室设立“三亚学院动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每年接收一定数量的实习生,并提供岗位技能培训与项目实践机会。
学生就业与创业支持
咕咚动漫承诺优先录用三亚学院优秀毕业生,并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与资源对接。此外,双方还探讨了“动画短片创作营”的合作模式,鼓励学生以企业IP为蓝本进行二次创作,优秀作品有机会纳入企业孵化计划。
四、未来展望:推动动画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
此次洽谈为三亚学院动画专业与咕咚动漫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双方将围绕“人才培养、项目合作、文化传承”三大方向深化合作,共同探索产教融合的新路径。赵安强、何正强表示,学院将持续推进“访企拓岗”工作,将企业需求深度融入教学改革,助力学生实现“毕业即就业”的目标。刘敏女士则强调,咕咚动漫将充分发挥行业资源优势,为高校动画教育注入新动能,共同推动国产动画产业的繁荣发展。
通过此次合作,三亚学院动画专业不仅为学生争取到了宝贵的实践机会与就业资源,也为国产动画行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校企协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