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重塑设计教育-省级教改项目取得阶段性突破

发布时间:2025-07-13浏览次数:5371

由三亚学院侯明明教授主持的海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创新型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方法研究》(Hnjg2024ZC-104)近期完成中期检查。该项目紧扣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致力于探索设计类人才培育新模式,目前已在理论建构、教学实践、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核心成果:构建AI驱动的人才培养体系

项目团队通过系统分析全球人工智能与设计教育融合趋势,率先提出“技术驱动-教育支撑-价值协同”三维培养模型:

理论创新:发表《人工智能时代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途径研究综述》等2学术论文,提出“数字生态适应力”培养框架

课程重构:在《生活美学与实践智慧》等课程中嵌入AI设计工具,学生创新方案产出效率提升40%

师资赋能:团队教师参加AI高级研修班,研发的《“1+X”制度下书证融通课程体系优化路径》被《艺术科技》期刊录用

二、实践突破:打造产教融合新范式

项目首创“双轨驱动”教学法:

技术轨:引入AI辅助设计工具链,建立快速原型开发工作流;人文轨:强化设计思维训练,在《生活美学与实践智慧》中提出文化感知创新路径试点,课程学生作品在功能性、创新性等维度获得显著提升。此外,项目还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平台,实现学习与就业无缝对接。通过这一系列实践突破,项目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竞争力,也为设计教育行业探索出了一条产教融合的新路径。

三、前瞻布局:破解AI教育核心痛点

针对实践中发现的AI工具依赖症”,项目团队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

通过增设传统手绘工作坊、企业真实项目实训、AI+人工双轨评审等举措,确保学生基础能力与创新思维同步提升。

该项目不仅揭示了AI技术在设计教育中的巨大潜力,还深刻反映了教育者对于技术与人文融合发展的深入思考。通过前瞻性的布局,项目不仅解决了AI工具依赖症这一核心痛点,更为设计教育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这一系列的创新举措和实践成果,无疑将推动设计教育向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三亚学院将持续推进教学改革,助力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