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亚市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三亚湾新城片区作为中心城区的核心组成部分,迎来了全面更新的历史性机遇。《三亚市三亚湾新城片区更新设计》旨在通过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公共服务、融合生态与文化,打造“文旅商业综合消费区”和“高品质人居环境样板区”,为三亚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一、更新背景:破局现状,激活潜力
三亚湾新城片区西至御海路,东至凤翔路,北至海榆西线,南至三亚湾路,规划用地面积424.83公顷。然而,当前片区面临诸多挑战:
• 公共服务短板:教育、医疗设施不足,养老服务欠缺;
• 交通与绿地问题:道路设计杂乱导致拥堵,绿地碎片化,桃源河污染严重;
• 建筑风貌混杂:城中村建筑老化,空间利用低效。
我们通过使用文献研究、实地考察、案例分析和公众参与法,依照上位规划文件提出“一核、一心、一带、六组团”的总体空间结构,以系统性更新破解发展瓶颈。
二、设计亮点:多维融合,宜居宜游
1. 空间结构优化
• 一核:文体休闲核心,集中体育用地与公园绿地;
• 一心:综合服务中心,整合教育、医疗、商业资源;
• 一带:桃源河休闲文化带,串联生态廊道与商业活力节点;
• 六组团:涵盖旅游服务、商住综合、宜居及教育配套等功能。
(景观结构图)
2. 公共服务升级
• 新增36班小学、社区综合医院、4所幼儿园,构建“10分钟便民服务圈”;
• 打造特色商业街区、游客中心,推动“商旅文”融合。
(医院效果图)
3. 生态与文化赋能
• 修复桃源河生态,建设环形绿道、亲水平台,植入智能健身设施;
• 设计文化广场、非遗展示长廊,激活本土文化魅力。
(公园效果图)
4. 居住品质提升
• 规划多样化安置房,配套全龄友好设施,实现从“空间改造”到“生活改善”的转变。
(安置区效果图)
(总平图)
三、案例借鉴:本土实践与国际视野
方案融合了上海凤南一村、杭州沿江景观带、马德里河岸绿道等国内外更新案例的成功经验:
• 交通优化:加密支路网络,构建慢行优先系统;
• 业态创新:引入智慧跑道、滨河商业等多元业态;
• 社区参与:通过问卷调查吸纳居民需求,确保设计贴近民生。
四、未来愿景:三亚湾的“城市客厅”
更新后的三亚湾新城片区将实现:
• 经济活力:通过商业综合体和旅游配套拉动消费;
• 生态宜居:绿地覆盖率提升30%,形成连续生态网络;
• 文化认同:成为展示黎苗文化、海洋特色的窗口。
(鸟瞰图)
三亚湾新城片区更新设计不仅是对空间的重塑,更是对城市未来生活方式的探索。随着项目的逐步落地,这里将成为三亚“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重要支点,为居民和游客提供更高品质的滨海生活体验。
敬请期待,焕新三亚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