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赋能,以文化物,以艺育人,以美创新 ——艺术与国际设计学院邀请海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张引教授开讲三亚学院首届设计专硕“新生第一课”

发布时间:2025-09-18浏览次数:6494

2025918日上午,三亚学院艺术学院与国际设计学院在书山馆中报告厅隆重举办2025级首届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教育活动。本次活动特邀海南师范大学副校长、设计学科带头人张引教授,以《以智赋能,以文化物,以艺育人,以美创新——设计学科人才培养助力强国建设》为题,为三亚学院首届设计专硕新生讲授硕士第一课。讲座聚焦国家战略、学科前沿与人才培养,旨在引导新生树立学术志向、明确职业路径、理解时代使命,为三亚学院设计学科硕士点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艺术学院院长陈琳教授主持开场,她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与重要意义,指出这是三亚学院设计专硕教育的开篇之章,承载着学科发展的历史责任。她对全体新生、教师及校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本次讲座不仅是入学教育,更是三亚学院设计学科迈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关键一步。

三亚学院副校长温春阳教授登台致辞。他代表学校,向首届设计专硕新生表示诚挚祝贺与热烈欢迎,感谢张引教授在“硕士第一课”的到来,并简要回顾了三亚学院在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推动产教融合、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果。温校长指出,设计学科是连接科技、文化与产业的桥梁,学校将全力支持设计专硕点建设,期望新生们在学术研究上追求深度,在实践能力上追求高度,成长为服务国家战略、扎根地方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设计人才。

张引教授以宏阔视野与务实路径系统阐述了新时代设计学科的使命与研究生培养的核心逻辑,并介绍了海南师范大学设计学科的建设成果和经验。

一、以智赋能:科技驱动设计学科转型升级

张引教授指出,当代设计学科已脱离传统艺术门类,成为国家第13大学科门类下的交叉学科。设计教育必须拥抱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可穿戴设备等前沿科技,实现科技+设计的深度融合。以团队获批的海南省科技厅立项目为例,展示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段活化黎族文化,打造沉浸式体验装置,并计划落地三亚机场等枢纽场景,实现技术赋能文化、文化反哺旅游的闭环。

二、以文化物:深耕地域文化,打造学科特色IP

张引教授反复强调,设计学科必须锚定海南文化遗产,将黎苗纹样、海洋文化、热带生态等本土元素转化为学术研究与设计实践的核心资源。最大的卖点就是海南风格,他说到。张教授介绍其团队如何通过全国美展入选作品申报省级科研项目争取经费联合企业(如中车集团)落地转化产生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全链条模式,实现文化价值向市场价值的跃迁。

三、以艺育人:重构专硕培养逻辑,锻造实战型人才

张引教授直言,专业硕士要破除认知误区,在博士扩招、高校岗位饱和、人口结构变化的背景下,专硕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地域优势。他鼓励三亚学院学生充分利用自贸港核心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中外合作办学的三重优势,在真实项目中锤炼能力。

张引教授将设计学科发展置于海南省五个图强战略高度,要求师生思考能为自贸港建设提供哪些用得上的知识,推动设计从纸上谈兵走向建设一线。在团队建设上,张引教授强调危机意识与团结精神,以一口锅里吃饭为喻,强调学科建设是集体事业,教师成果须与学院战略同频共振。唯有团结协作、持续奋斗,方能在激烈竞争中立足。

讲座后,张引教授与学院师生进行了热情互动,指导了教师科研项目的工作思路,并鼓励学生在项目中成长,将学术压力转化为职业资本。

本次大师讲堂,远非一场常规入学教育,而是三亚学院设计学科在硕士点建设元年,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赋能。讲座提出的锚定国家战略地方需求学科特色发展坐标,将有助于破解我校在未来发展中的同质化困局,强化文化深耕+科技赋能双轮驱动特色,塑造硕士点核心竞争力与品牌辨识度。

本次讲座在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它不仅为首届设计专硕新生扣好了学术生涯的第一粒扣子,更以高屋建瓴的视野与脚踏实地的方案,为三亚学院设计学科硕士点建设注入了强大的思想动能、方法动能、特色动能与组织动能。这标志着三亚学院设计教育正式迈入本硕贯通、服务地方、特色发展的新纪元,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