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推动民族文化创新设计与高校产教融合工作,2025年10月31日,三亚学院艺术学院院长陈琳教授带领产品与时尚系主任杨洋及服装专业教师团队一行,赴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开展考察调研,此次走访以景区开园仪式演出服设计 “真题” 为切入点,围绕校企合作落地路径、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真实场景实践教学等核心议题深入洽谈,标志着双方在产教融合、文化赋能方面的合作进入务实推进新阶段。
座谈会上,槟榔谷景区陈部长直面行业需求,详细介绍了景区大型演艺项目更新规划,明确提出黎苗文化主题演出服设计的 “真需求”:当前景区民族服饰在视觉化表达、舞台化呈现与现代审美适配度上仍有提升空间,亟需高校专业设计力量介入,打造兼具文化辨识度与实用性的演出服装。这一来自产业一线的 “真题”,为高校教学实践提供了精准的切入点。

针对景区提出的黎苗文化演出服设计“真需求”,杨洋主任紧密结合学院服装专业“课程体系与产业需求对接、研究方向与文化创新联动”的优势,创新性提出“以文化为内核、以设计为语言、以真题为载体”的产教融合合作构想。她明确表示,将以此次景区演出服设计项目为核心实践抓手,牵头组建师生专项团队,深度参与从前期表演形式适配、角色形象定位、穿着场景便利性优化,到中期黎苗传统纹样符号提炼、环保材料与传统工艺创新融合,再到后期表演形象系统化设计的全链条工作。这种“从产业真需求出发、以真实项目为牵引”的合作模式,既深度契合三亚学院“立足地方、服务产业、实践育人”的办学理念,又在坚守黎苗文化本真的基础上注入当代设计思维,让师生在直面并解决产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同步提升设计创新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真正实现教学环节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双向赋能。
随后,景区李晶经理就双方进一步合作方向进行了补充,介绍了槟榔谷在非遗展示、景区NPC人物设想、文旅产品开发等领域的项目计划,希望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推动高校师生参与景区设计、运营及品牌建设,形成更具实践性的合作机制,让高校智力资源持续为景区发展赋能。


陈琳院长表示作为海南民族文化保护与文旅融合的标杆企业,槟榔谷景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产业实践场景,对这种 “真题真做、产教共生” 的合作模式表示高度认同。她指出,艺术学院始终坚持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项目为依托的教学理念,此次与槟榔谷的合作正是 “项目驱动、师生共创、成果共享” 协同育人模式的生动实践。学院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组建专项师生团队,围绕演出服设计、非遗文化研究、数字视觉传播等核心任务,将黎苗文化资源转化为教学案例、设计成果和育人实效,在服务地方文旅产业发展中拓展教学边界、提升科研实力。
此次调研不仅洽谈了演出服设计这一具体 “真题” 的合作意向,更明确了未来在非遗活化、文旅产品开发等多个领域的合作路径,为产教融合搭建了务实高效的落地平台。未来,三亚学院艺术学院将进一步深化 “真题真做” 的产教融合机制,把景区实际项目融入课程教学、毕业设计、科研创新等环节,让师生在服务产业中成长;槟榔谷景区也将持续开放产业资源,为高校提供更多实践场景和真实项目,共同打造海南民族文化创意展示新标杆。双方将以共同的文化使命,推动黎苗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活态传承,为海南国际设计岛建设与地方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高校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