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学院25级新生大学生活“成长日志”:在大学校园里解锁人生新体验

发布时间:2025-11-24浏览次数:6006


活动目的

本次新生成长追踪活动,旨在记录25级新生入学首月的适应与成长轨迹,展现不同专业新生从高中模式大学节奏的转变过程,帮助新生梳理成长收获、强化专业与集体认同,同时为后续校园服务提供参考方向。

活动内容

为了让面对大学与高中的课堂差异,新生们快速完成学习模式切换与高中事无巨细的知识讲解不同,大学课堂更强调自主探究,新生们通过课后复盘巩固、提前借助网课预习、组建专业学习小组等方式衔接专业知识,在自主规划中建立适配节奏。搭建自我成长的活动平台。

25级新生首月记:在忙、新、暖里铺就大学成长底色

当高中的节奏被大学的多元生活取代,25级新生的入学首月,成了他们描摹成长的第一幅生活速写。近日,围绕首月状态”“亲情牵挂等话题,不同专业的新生们分享了各自的初体验,勾勒出青春最鲜活的模样

生活底色:各有节奏的青春注脚

充实”“试错忙碌”“茫然又新鲜,新生们用专属词汇标注日常:城乡规划专业的赖忆在课堂与志愿活动中填满时间,环境设计专业的唐羽翀在摸索里把不确定化作探索契机,产品设计专业的高晓玉身兼班长与学生会成员,在多重身份间灵活切换,动画专业的王浩则像刚学会骑车的新手,带着新鲜感在茫然中锚定学习方向。这无疑为他们的大学增添了新鲜感与充实感。

成长共鸣:18岁的独立与共情

“18岁踏入大学,要真正开始独立了,数字媒体专业朱芷涵的这句话,道出新生们的共同感受。在独自面对大学学业、生活的挑战后,她读懂了父母的不言之爱”——“他们从没说过生活的难,如今自己碰壁,才懂他们的不易,这份共情,成了离开家后与亲情最温暖的联结。

亲情对白:给家人的安心答卷

被问及想对父母说的话,新生们的回应满是温柔笃定:服装设计专业的包宇航笑着分享大学生活非常多姿多彩,请家里人不用担忧我的学校生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王忆茹则以轻松语气安抚:我在这边都非常好,希望不要太担心我,咱们明年再见!

活动总结

被照顾自主安排,从茫然试探主动规划25级新生的首月生活,是一场适应与探索并行、成长与共情同频的青春实践。他们以各自的节奏,在大学的画布上,写下属于自己的开篇。

文字:司文萱

视频:新闻中心

编辑:李金宇

一审一校:杨霄华

二审二校:张鑫

三审三校:陈琳